煤矿冒顶是什么意思


1月12日16时30分,在陕西省神木市百吉矿业李家沟煤矿井下发生的一起令人深感悲痛,共导致21名工作人员被困,不幸全部。

提及煤矿冒顶,大家或许心生疑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灾难?它的出现有何前兆?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14日,我们特邀了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学院的李双锁教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李双锁教授解释道:“煤矿冒顶,简单来说,就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上方岩层因支撑力不足而突然塌落。”煤矿冒顶在矿业界屡见不鲜,常常占据着顶板中较大的比重。他指出,冒顶的类型多样,发生原因也复杂多变,大多数情况下都与矿山压力变化的活动有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顶板会因压力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通常初始表现为沿顶板节理出现微小裂隙,并伴随着离层现象的出现。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支护质量欠佳,一旦岩石变形超过其极限承受力,就可能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等严重后果。

李教授提到:“煤矿冒顶并非毫无征兆,但受限于人的认知能力,有些征兆能被察觉,而有些则难以发现。”他进一步解释了局部冒顶的常见预兆,如顶板裂缝的扩大、裂隙内夹有活动的岩石碎片以及煤层与顶板接触面上不断脱落的矸石片等。

从冒顶的原因分析来看,既有对地质结构认知不足的情况,也有现场管理不善的因素。“在救援冒顶时,其难度取决于具体情况。”李教授说,“如果冒顶面积小且周围地质条件良好,那么救援相对容易进行;然而若冒顶面积大且周围地质结构复杂时,救援工作会变得极为困难。”

李双锁教授还解释了“放顶”这一采煤工作的重要环节。他指出,在煤层被采出后,会形成不同大小的空洞。为了防止更大范围的冒顶发生,需要采取人为措施,主动促使顶层岩石塌落。这一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不能有任何违规操作。同时要密切观察周围顶板的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若回柱后顶板仍不冒落,且超过规定的悬顶距离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