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在春秋的漩涡中,伍子胥的故事引人深思——从楚国才子到吴国大将,他甚至亲自领兵,最终灭了楚国,掘墓鞭尸楚平王。伍子胥的身份转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原来,在楚平王时期,伍子胥一家遭遇了灭门之灾。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被无情的命运所吞噬。在这场浩劫中,伍子胥侥幸逃脱,当他逃至吴楚交界的昭关(位于安徽含山县北)时,面临的困境可谓险象环生。昭关的地形艰险,兵力众多,而且关口处着他的画像,无处可藏的伍子胥只得求助于友人东皋公。
东皋公妙计横生,找了一个与伍子胥相貌相似的人以作替身,此计虽能蒙混一时,但长期之计还需改变伍子胥的容貌。于是,在东皋公的精心照料下,伍子胥度日如年,心中压抑着沉重的和无尽的担忧。那一夜,他寝食难安,绕室彷徨,思绪万千。待到黎明破晓,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须鬓竟已变得斑白。世人都说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此刻方知非虚言也。
吴王阖庐得知伍子胥的才干后,极为赏识,委以重任。数年后,伍子胥领兵出征,大败楚军。他仍未解心头之恨,直追至楚国境内,掘墓鞭尸以报父兄之仇。
【启示】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和强烈的情绪波动如何影响个体。伍子胥的经历告诉我们,压力和绝望可能催人迅速衰老。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对后人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