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信度和效度的区别(详细资料介绍)

信度与效度,乃是衡量量表质量不可或缺的两大指标。它们主要用来评估量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折半信度法以及重测信度法。而效度的类型则分为四种: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以及聚合效度。接下来,让我们逐一深入探讨这些方法与效度的具体内容。
一、信度分析
1. 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
Cronbachα系数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信度系数。该方法主要评价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它基于各项指标的方差和协方差,给出一个0到1之间的值,数值越大,表示内在信度越高。通过计算评估内部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衡量信度。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k为测量的题目数;Si为第i题得分数的方差;Sx为测验总分的方差。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需要将数据上传至SPSSAU系统,在【问卷研究】模块选择【信度】,具体选择Cronbachα系数。最终,信度分析以维度为单位进行分析,需将α系数值汇总整理成表格输出。
2. 折半信度
折半信度是指将全部题项按奇项、偶项或者其他标准分为尽可能相等的两半,然后计算两组题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折半信度系数值。折半信度需要进行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公式校正,以求出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rrt。
折半信度的操作步骤大致为:首先将数据上传至SPSSAU系统,然后在【问卷研究】模块选择【信度】,并选择折半系数。接着,观察并解读各项指标,如Cronbachα系数、折半系数等。
3. 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为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它是应用同一测验方法,对同一组被试者先后两次进行测查,然后计算两次测查结果的关系系数。这种方法能表示两次测试结果有无变动,反映了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
二、效度分析
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分析主要是对问卷中测量量表题的合理性进行说明。它主要描述问卷中测量量表题是否有着严谨的参考依据,问卷设计是否得到专家的认可、是否对问卷进行修正等。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文字叙述形式对问卷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详细说明。
2. 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主要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进行验证。如果题项与变量对应关系基本与预期一致,那么就说明结构效度良好。
具体分析步骤包括:首先分析KMO值;然后分析题项与因子的对应关系;如果对应关系与研究心理预期基本一致,则说明效度良好。如果效度不佳或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与预期严重不符,可以考虑对题项进行删除。
在操作上,将数据上传至SPSSAU系统,在【问卷研究】模块选择【效度】,将所有题项拖拽到右侧分析框,选择维度,即可得到分析结果。
3. 区分效度
区分效度强调本不应该在同一因子的测量项确实不在同一因子下面。例如,测量项A1和B1分别测量两个属性,应该分属于因子A和因子B中。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说明区分效度高。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E平方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又被称为收敛效度,是衡量同一变量测量工具集中,其测量项能否共同落定在相同因子上的一种验证方法。
想要了解其真正意义,就如同思考为何同一块石头被多把不同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结果,应该落在同一块石头上一样。这表示,对于同一变量的测量题目之间,应当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从题项的角度来看,聚合效度要求同一维度下的所有题项之间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进行聚合效度分析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检验同一变量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是否紧密。
(检验方法)
为了检验聚合效度,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标准载荷系数值若能保持在0.7以上则最为理想,但若值大于0.5也是可接受的;其二,则是根据E和CR指标来判断。当E值超过0.5且CR值大于0.7时,可以认为聚合效度较高。
标准载荷系数
因子载荷系数的统计意义代表的是变量与公共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它的值域为[-1, 1],若其绝对值越接近于1,那么变量与公共因子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因子载荷系数即为标准载荷系数。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我们通过标准载荷系数来判断聚合效度。当各个测量项的标准载荷系数值达到或超过0.7时,说明该量表的聚合效度较好;若放宽标准至0.5以上,则在某些社会学科研究领域中的量表因子载荷量也能接受。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除D3以外,其余的标凈载荷系数值均在0.7以上,这表明该量表的聚合效度较高。
E和CR指标
E(平均方差萃取)是衡量聚合效度的另一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E = Average (loading的平方和)。Loadings即是标准化后的载荷系数。依据此公式可知,当loading(标准载荷系数)的值越大时,E值也就越高,相应地表明聚合效度也就更高。普遍认为,E值超过0.5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CR(组合信度)则是反映测量工具内部一致性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CR = Sum(loading)^2 / [sum(loading)^2 + sum(e)],其中e代表残差的标准载荷系数。从公式中可以理解到,当标准载荷系数越大时,CR值也越大,进而表示聚合效度更高。通常认为CR值大于0.7为佳。
当E值大于0.5且CR值大于0.7时,说明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