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月十五吃月饼
我国的中秋节有着悠久的传统习俗,吃月饼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秋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品尝月饼,这一习俗象征着圆满和幸福,也表达了人们与亲人团聚的渴望。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月饼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据说,在唐朝时期,突厥侵犯大唐边境,于是出兵西北,大获全胜,并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凯旋归来。为了庆祝胜利,皇帝将吐蕃商人献上的胡饼分给了群臣和将士。因唐玄宗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够雅致,于是月饼的名称便由杨贵妃所起,从此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除此之外,“月饼传信”也是广为流传的传说。在元朝末年,蒙古族的激起了的反抗。为了传递的暗号,朱元璋利用中秋节的机会,将内藏字条的月饼传递给每家每户。字条上写着“八月十五杀,家家齐动手”。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老百姓看到字条后马上行动,掀起了反抗元朝者的。
从此以后,农历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吃月饼成为庆祝丰收、团圆和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供奉月饼和瓜果以祭月。祭月仪式结束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吃月饼,寓意团圆。每当中秋明月升起时,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尝月饼,共享天伦之乐。这种传统习俗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又圆又香的月饼洋溢着亲情和温暖。收获的季节里,月饼也成为了人们感恩自然、庆祝丰收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