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一十五不串门


前言:

“串门”,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去亲朋好友家坐坐、聊聊天、喝喝茶,更是我国传统相处文化的一种体现。尤其在农村的邻里间,串门是和睦友爱的象征,过去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现今的农村生活中,这种现象已逐渐稀少。

回忆中,与“串门”相关的趣事总能想起与父亲有关的场景。母亲曾讲述,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每晚都想去村里串门聊天。为了阻止他,母亲藏起了他的鞋子,结果父亲竟然穿着奶奶的鞋子偷偷溜出去串门。即使在大冬天,脚后跟冻得通红,他也乐此不疲。

那么,为何那时的农民如此喜欢串门呢?

我深觉这其中有三个主要原因:

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陕西渭北农村,我的出生地,那时家中没有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农村的娱乐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串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也是一种生活调剂。人们借此交流情感、分享生活、畅谈天下事。

作为自古流传下来的相处文化,串门在平凡的日子里起到了重要的慰藉作用。老人们会聊起往日的故事,中年人会分享自家儿女的趣事,妇女们则讨论家常里短,青年们则喜欢聚在一起看电视。农村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农村的生活,如庄稼、干活、爱好等。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串门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人们通过串门互相安慰、鼓励、分享喜悦与忧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生活质量。贫富差距的出现击溃了曾经的农村凝聚力,许多家庭开始“各自为营”,导致串门的现象逐渐减少。与此农村的人口流失问题也日益严重。许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农村逐渐变得冷清和孤独。

尽管如此,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合村并镇、城镇一体化建设、乡村企业和旅游业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尽管当前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串门现象减少,但我们仍应珍视这份传统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方式。

尽管如此,对于未来农村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和战略的推进,农村必将重新充满活力与生机。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珍惜并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和情感交流方式,因为它们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