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猫的肚子很大


无论是初生的小猫、正在人工喂奶的幼崽,还是断奶期的小猫,一旦出现胀腹状况,情形都相当紧急,需要立即进行干预治疗。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深入了解可能引发胀腹的各种原因,然后才能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新生儿若出现胀腹问题,可能源于先天性肠粘膜异常。这种异常会导致只进食无法排便,从而引发胀腹。不当的喂养方式,如喂食过多、食物变质等,也是导致胀腹甚至腹泻的常见原因。肠道中某些细菌或病毒的过度繁殖也可能导致腹胀,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无论哪种原因,对于猫咪来说,胀腹带来的痛苦都是巨大的。

以下将详细分析不同的原因:

一、遗传学原因

先天性疾病是小猫出生后的一种遗传畸形。有些畸形可见,如肌腱萎缩、腭裂等。还有一些畸形是表面看不见的。这些小猫出生时可能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会逐渐显现。

比如一种叫做“闭锁”的畸形,即胎儿在中发育时,口未打开,导致无法排便。这种情况在猫狗中尤为棘手,因为手术无法解决问题。这类小猫肠道任何一处狭窄都可能导致胀腹。仅吃母乳可能还好,但随着断奶后吃固体食物,粪便难以通过,导致胀腹。诊断需通过兽医给予的钡餐和X光检查。

肾脏的先天性缺陷也可能导致腹部膨胀。肾积水及多囊肾等疾病可能导致器官肿大、腹部膨胀。有经验的兽医可以通过触诊做出初步判断,确诊则需要进行超声检查。

二、食物导致的胀腹

通常,母猫的含有合理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因此吃母乳的小猫很少出现腹泻或胀腹。如果母猫在哺乳期受到感染,可能变质并对小猫构成威胁。、的感染都会导致“毒奶综合症”,引发腹泻、绿色稀便等问题。

人工喂养的小猫,如果奶粉与水的比例不当,也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若未能及时人工帮助排便,可能导致胀腹。断奶期的小猫可能因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或过量进食而导致胀腹。需要监测其体重,并按照体重确定补奶量及补奶频率。

三、细菌、病毒及寄生虫问题

幼猫出生后肠道通常无菌,但随着于母猫口腔、肠道和粪便中的细菌,肠道中会出现好的和坏的细菌。这些细菌的正常共处对小猫有益,有助于减少肠胃问题并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出生后失去母猫庇护的小猫可能面临肠道细菌失衡的问题。

虽然细菌共生有益,但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问题的根源。细菌过度繁殖可能导致肠道炎症、肠壁破损,细菌进入血液导致进一步感染甚至败血症。此时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支持性治疗以防止死亡。

病毒感染如猫瘟、肠道冠状病毒等也可能导致腹泻。尤其是冠状病毒可能发生突变,引起传染性腹膜炎(FIP),其中湿型传腹可能导致腹水,类似胀腹的症状。肠道寄生虫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2-4周大的幼猫可能受到严重感染,如蛔虫和钩虫等,它们长大后可能导致胀腹、腹泻、体重减轻等后果。建议在幼猫四周大时进行首次驱虫,十二周大时再次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