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脸上有黄痂


宝宝洗澡时的小误区(十三):面对新生宝宝头上的“厚痂”和脸上的小疹子,真的是妈妈体内带出来的胎毒吗?囟门能碰吗?让我们一同来解答这些新手爸妈的疑惑。

当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经过多次的洗澡,身上的胎脂逐渐去除,但脸上却可能出现细小的疹子,看起来略微油腻,有的顶部还有细小的白头,就像年轻人脸上的“青春痘”。宝宝的头顶上原本有些灰的痂皮,家长可能会以为这是身上脱皮的一种自然延续,但实际情况是,这些痂皮可能会越来越厚,伴随着宝宝头上的稀疏头发,给人一种很脏的感觉。尤其是在盛夏时节,宝宝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头上的气味也会更加明显。

面对这种情况,爷爷奶奶可能会认为这是宝宝从妈妈体内带来的“胎毒”,甚至怀疑妈妈的有问题。这些痂皮和疹子其实是宝宝皮肤的正常现象,类似于婴儿的脂溢性皮炎,俗称“摇篮帽”,并不是什么“胎毒”或“奶毒”。

对于老人们想要抠除这些痂皮的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制止。因为直接用指甲抠痂皮很容易伤害到宝宝的头皮,引发感染。实际上,很多因抠痂皮导致的宝宝感染案例已经发生过,甚至有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那么,这些令人困扰的痂皮应该如何处理呢?其实不必过于紧张。如果程度轻微,就像头皮屑一样的小薄片,只需要轻轻冲洗就能逐渐去除。如果较为严重,影响美观又气味难闻,可以尝试用冷榨的蔬菜油硬皮部位,使其软化后自然脱落。绝对不建议使用尖锐物品去刮除,也不需要使用婴儿洗发精等化学产品过度清洁。

至于宝宝脸上的小疹子,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现象。比如粟粒疹、毒性红斑、新生儿痤疮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较早、持续时间长并伴有其他过敏表现,那么可能是对某种食物过敏,需要妈妈仔细寻找原因并避免相关食物。

至于宝宝的囟门,虽然看起来脆弱,但实际上是有足够的保护机制的。大家不必过于紧张,也不需要特别避免触碰。正常的日常护理和清洗都是可以的。

面对新生宝宝的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保持观察、保持清洁、避免过度处理。大多数情况都是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消退。如果遇到持续或加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希望每位新手爸妈都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宝宝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