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晔古诗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赠范晔》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对友人范晔的敬佩和同情。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因撰写《后汉书》而名垂青史,但也因“谋反”罪被赐死。高适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范晔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诗中的“秘书省中称远史,步兵校尉称名贤”两句,高度赞扬了范晔在史学界和文坛的地位。范晔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整理、校勘宫廷藏书,因此被称为“远史”;同时,他也是文学世家出身,才华横溢,被誉为“名贤”。

然而,诗中也隐含着对范晔悲剧命运的感慨。范晔因撰写《后汉书》而触怒了当时的权贵,最终被赐死。高适在诗中并未直接提及范晔的罪名,而是通过“一卷《汉书》能自惜”的暗示,表达了对范晔才华的惋惜和对他的同情。

此外,诗中的“功名富贵若等闲,何必为君泪湿衫”两句,表达了高适对功名富贵的看法,认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和人格的尊严。这也体现了高适对范晔人格的敬佩。

总之,《赠范晔》这首诗通过对范晔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格尊严的坚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高适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