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禁驾真的能解除?有人成功了吗?


终身禁驾,全称是“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是中国交通管理部门针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醉酒驾驶(酒驾)和肇事逃逸等行为,采取的一种极其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被处以终身禁驾的人,在禁驾期内不得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终身禁驾者最终成功解除禁驾的情况,但这并非易事,且适用条件非常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终身禁驾的解除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行为性质轻微化:如果当初被禁驾的原因是醉驾,但事后能够证明醉驾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而是单纯的违法行为,且已经经过刑事程序并作出不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的决定,这是解除禁驾的前提条件之一。

2. 积极悔罪表现:禁驾者需要展现出积极悔改的态度和行为,例如主动投案自首、积极配合调查、赔偿受害者损失并获得谅解等。

3. 没有再次违法记录:在禁驾期间,如果没有出现任何新的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行为,是解除禁驾的重要条件。

4. 符合申请条件:即使满足了上述条件,禁驾者还需要符合重新申领驾驶证的其他条件,例如年龄、身体条件等。

需要注意的是,终身禁驾的解除并非自动发生,需要禁驾者向车管所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车管所审核后报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由于审批过程严格,且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成功解除终身禁驾的案例相对较少。

总而言之,虽然终身禁驾并非绝对不可解除,但解除条件苛刻,程序复杂,成功概率较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法律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提醒广大驾驶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面临终身禁驾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