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江水三峡原文及翻译
《水经注》中的江水三峡原文如下:
江水又东,径巫峡南岸,大巫山在北。其相控送,连峰接岭,逾数十里,谓之巫峡之深。峡中有高唐观,其山高百丈,上有十二峰峦,状似图画,夹岸皆石壁,其状岖崎险峻。又峡中有巫山神女庙。昔周灵王太子欲求娶于神女而不遂,或浮舟至此,以诵王太子之事而去。峡中有滩名瞿塘峡口滩,有疾风冲波荡者过焉。盖船所经峡口皆望见此滩焉。
翻译如下:
江水继续向东流去,经过巫峡的南岸,大巫山在北面。山与山相互牵制、相互送行,连绵不断的山峰连接着山岭,跨越数十里,人们称之为巫峡的深处。峡谷中有高唐观,它的山峰高达百丈,上有十二座峰峦,形状像图画一样美丽。峡谷都是石壁,形状崎岖险峻。另外峡谷中还有巫山神女的庙。从前周灵王的太子想娶神女为妻而没有成功,于是有人乘船到这里时,都会朗诵关于周太子的事情然后离去。峡谷中有一个滩叫瞿塘峡口滩,有迅疾的风和波涛冲击这里船只经过峡谷口都会看到这个滩。
这段文字描绘了江水流经三峡的景象,包括巫峡的深邃、高唐观的壮丽、巫山神女的传说以及瞿塘峡口滩的艰险等。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三峡的壮美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段文字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神秘传说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