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好处是什么请问
夏季来临,高温炎炎,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的首选活动。而对于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来说,游泳更是一项极佳的康复锻炼方式。那么,究竟哪些疾病的患者最适合多游泳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揭晓。
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腰部酸痛常常困扰着许多中老年人。除了年龄增长导致的骨质疏松,长期缺乏运动、坐姿不正也是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腰椎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而游泳时,脊柱处于水平状态,加上水的浮力作用,能够减轻脊柱和腰椎间盘的负重。游泳能够增强腰背肌的力量,为腰椎间盘提供良好的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蝶泳对腰腹力量要求较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最好避免蝶泳。
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游泳时可以利用水的浮力俯卧或仰卧在水中,使全身特别是颈椎得到放松和舒展。这种水中的运动方式减少了地面运动时对颈椎的冲击性,降低了椎体的劳损度,使椎间小关节不易变形。游蛙泳时,需要仰头呼吸,这与日常低头工作相反的动作有助于修复颈部的劳损肌肉。游泳时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上肢划动,对肩关节和肩背部肌肉群也是很好的锻炼。但严重的颈椎病患者不适合进行游泳锻炼。
膝关节痛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其中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游泳作为有氧运动,能够锻炼心肺功能以及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各个关节基本不负重,因此游泳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降压并保持血压稳定。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但锻炼时需注意,不宜在饱餐、酗酒、激动等情况下进行,应循序渐进,开始时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水中跑能够改善有氧能力,提高摄氧量。水中跑时,受到水温、静水压、浮力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对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除了强身健体,还能达到“健心”的效果。
游泳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无论是为了消暑还是康复锻炼,大家何不抓住夏天的尾巴,畅游一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