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字的偏旁是什么旁
接下来我们进入《说文解字》的第二百二十二课,本课要讲解的是《说文解字》中“此”部的三个汉字:“此”、“啙”和“㭰”(部分设备无法正确显示)。其中,“此”是重点,其余两字只需了解即可。
我们讲解“此”字。其现代读音为cǐ。在《说文解字》中,“此”是540部部首汉字之一。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法已经取消了此部,该部下的汉字多移入“止”部进行检索。“此”是现代汉语常用字,在现代字典中归“止”部。
关于“此”字的字形,存在多种解说。在甲骨文里,“此”字呈现的是一只脚,一个人的形状。陈英杰在《字源》中称其为“会以足踏人之意”,即“跐”字的初文。林义光在《文源》中解释:“匕即人之反文。从人、止。‘此’者,近处之称。近处,即其人所止之处也。”这两条都是从会意字角度进行的解说。
除了上述两种解释,还有其他的解读:陈邦福认为此是“祡”(燔烧柴祭天)的省文;黄约斋则认为此是雌性动物之称,因为字从“匕”(女性)从止。这两种解读则是从象形字角度进行解说。
以上各种解说都有其根据,但我们无法准确从字形判断出“此”字的本义。在汉字中,一部分特别简单的字,后世的解说往往存在争议。我们学习《说文解字》可以多了解,但不必纠结于一定要遵循某种解说。我们的方法是:列出所有解说,以更充分地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字。
一般而言,“此”用作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与“彼”相对。《尔雅·释诂下》中,邢昺《尔雅疏》提到:“此者,对彼之称。言近在是也。”吕叔湘在《文言虚字·附录》中提到:“此,这个。指人、指物、指地、指时、指事。”并在诸多古诗中有所体现。
“此”还相当于“如此”、“这般”,或者用作副词,表示“乃;则;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