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详细资料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最近,扬州木雕大师周善生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雕琢,完成了其木雕版的初步创作。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番!

周善生的家在邗江甘泉街道长塘村,我们《关注》栏目记者前往探访时,他正在对这件大型木雕作品进行最后的修饰。记者看到,这件作品长达四米,宽度约为0.7米,上面的人物众多,每一个角色的动作和神态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树木、花草等景物更是雕刻得细致入微,仿佛将北宋汴的繁华市井生活带入了现实。

周善生今年56岁,是扬州木雕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此前曾创作出“乾隆龙椅”、“渔村远岫图”等多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艺术品。他透露,自己从小便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清明上河图》以木雕的形式展现出来。20年前,他初次见到这幅画作时,便尝试进行临摹。

机缘巧合之下,周善生在2016年得到了一块巨大的金丝木料。他决定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以木雕的形式复刻《清明上河图》。为此,他下载了完整的画作,反复研究、揣摩。即使是画作中的细小人物,也被他立体地雕刻出来。栏杆是镂空的,每一梯的雕刻都极为精细。

周善生介绍称,《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众多,还有众多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将其以木雕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具挑战性。一旦雕刻出错,可能需要从头再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每天花费六七个小时进行雕刻,无论寒冬酷暑,从不间断。为了展现画作中水面的波光粼粼,仅仅雕刻水浪的部分就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其中的力道需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木料断裂。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周善生的木雕版《清明上河图》终于初见成果。虽然目前只完成了原作的三分之二,但他表示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木料,完成这部巨作的剩余部分。

这件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期待完整的作品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盛宴。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丹凤千字科普: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