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思维方式
《周易》是古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论专著,包五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对于易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观思维
直观思维是通过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或依据以往经验,对事物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思维方式。《易经》中的卦爻辞,多源于前人经历的事情,被后人用作判断事物和预测未来的依据。在易学中,《易传》将这种直观的思维方式定为学习运用《易经》原理的重要方法。历代易学家在围绕“取象”和“取义”的争论中,形象学派的直观思维方式占据重要位置。
二、形象思维
《易经》、《易传》和易学中都有形象思维的成分。《易经》中的八卦卦象、六十四卦卦象是古人创造的图像,用来表达人事祸福、吉凶之义,是形象思维的萌芽。创作者运用形象思维方式创作《易经》,并将过程和结果记录为爻象。
《易传》对《易经》及其形象思维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认为形象的内涵比语言更丰富,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认为图像和卦象比文字和语言更能充分表达圣人的心意。在易学研究中,关于形象和意念或义理何者为根本的问题,自汉代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其中,象学派注重形象思维,易图学更是用新的图像表达事物存在的形式和运动变化情况,将形象思维推向新的高度。
三、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这里特指形式逻辑思维。它通过抽象出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易经》、《易传》和易学中的形式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分类和类比两个方面。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进行归类的方法,《易经》中的爻象、爻辞、卦象、卦辞主要进行抽象事物的分类。而类比则是根据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似性来推断它们其他属性可能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
四、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发展过程的逻辑思维方式。《易经》、《易传》和易学中最丰富、最系统的思维形式就是辩证思维。《易经》中关于卦爻相变化、人事吉凶变化、自然现象变化的记载,以及易学中各学派对《周易》的种种解释,都运用了辩证思维的方法。
五、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周易》特有的思维方式,以符号和数字为载体来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其发展变化。《周易》运用象和数互相转换的观点来解释卦爻象和事物现象变化的过程和法则。《易经》中的象数相互关联,如爻象、卦象等。历代易学家一直对象数争论不休,但共同之处是都运用了象数思维方式,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象数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这种思维方式被历代易学家发挥、运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