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是什么意思三年级
【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练营,全国联动开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六大城市同步启动!
让我们探讨一个问题:文档真的有必要吗?你真的喜欢写文档吗?你写的文档能够被团队成员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吗?
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文档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一个团队中,文档是信息传递的桥梁。传统文档存在几个痛点:
1. 信息传递损失:随着团队成员的流动,信息可能丢失或误解。
2. 编写成本: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文档却未必能产生相应的价值。
3. 阅读理解成本:读者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文档的意图和细节。
当互联网行业飞速变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当其他团队成员在真实收集用户反馈时,你还在埋头写文档。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方式?
从信息传递效率的角度来看,面对面交流无疑是最高效的方式。文档在某些场合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记录项目历史和解决纷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文档的编写方式。
那么,一份高效的文档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答案可能是“敏捷性”和“可读性”。
关于可读性,关键在于编写形式和考虑阅读对象。使用设计原则如亲密性和对齐来提高文档的可读性。考虑主要阅读对象,如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编写符合他们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文档。
例如,采用“用户故事”的方法来编写产品需求文档,将关注点放在用户需求上,而不是解决方案和实施技术。这样做可以提高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对需求的忽视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3W模板”来规划业务需求:谁(Who)、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通过简洁明了地描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动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传达产品愿景。
作为一个热爱技术探索的产品经理,我正在学习软件设计框架如MVC框架,并尝试将其思维方法应用于文档编写中。用户输入行为、后端规则和前端交互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和呈现信息。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需求文档模板,期待与大家交流并不断完善。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是乌木,公众号:wumuwizard,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简书@乌木。对交互设计充满热情,梦想是打造一款自己喜爱并且用户也喜爱的产品。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保留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