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下一句是啥


三月春风中,广州告别了寒冷的冬季,苏熠(化名)在晨跑中迎接新生的阳光。谁能想到,如今活力四射的他,曾遭遇过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被15公分的阴影笼罩?

故事要从去年九月说起,那时苏熠因手部不适就医,CT影像上的阴影让他的人生瞬间陷入灰暗。面对肝硬化的困境和腹水的困扰,常规手术似乎束手无策。他曾迷茫地问医生:“我是否已失去治疗的希望?”

与此另一座城市的林愈(化名)家庭温馨而平静,饭香弥漫,妻子和孙子嬉戏玩耍。只有他们二人知道,这平静背后隐藏着无数辗转难眠的夜晚。当林愈被检查出患有17×15公分的巨大时,妻子的头发在短短一周内瞬间变白。那句“这么大,小心点,别在里面爆了”的玩笑话,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恐惧、焦虑和绝望。

命运的多舛,在这两个家庭最绝望的时刻开始转折。林愈在老家医院接受了TACE治疗,但病情并未得到控制,反而不断增大。绝望之中,他们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林楠。经过多学科会诊,一个新的治疗方案为他们带来一线生机——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被誉为“肝癌治疗的尖端武器”。

幸运的是,医院刚刚获得钇-90治疗资质。在医生的精心操作下,钇-90树脂微球通过血管悄悄抵达每一个角落,实现均匀覆盖后开展“围剿”。术后不久,苏熠的甲胎蛋白迅速下降,完全坏死。今年三月复查时,他的从15公分缩小到5公分,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同样地,林愈的甲胎蛋白数值手术后也有所下降,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他的妻子笑着说:“他现在能下厨做饭了,还开玩笑说自己不是废人了。”对于这两个家庭来说,治疗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林楠解释道:“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治愈,更是帮助和安慰。”他提到,这两位患者来时都心存绝望,但通过科学治疗,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重拾了信心和希望。

那么,什么是钇-90树脂微球呢?它是一种“精确制导导弹”,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载有放射性核素钇90的树脂微球精准投放至内部,持续释放β射线杀灭癌细胞,而辐射范围仅限于2.5厘米内,几乎不会伤害周围正常。更重要的是,钇90的半衰期只有64.1小时,两周内基本释放完毕,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这一在国外应用多年的技术,如今在国内正逐步普及,为无数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肝癌是我国高发的之一,而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林楠提醒:乙肝携带者及相关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肝癌治疗已形成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科学的力量、医生的坚守以及永不放弃的信念,都是对抗病魔的利器。如今,苏熠仍在奔跑,林愈在厨房烹饪美食。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放弃,生命的希望永远存在。在这场与癌症的战斗中,生命的力量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