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游子吟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详细资料介绍)

蒋士铨(公元1725年至1785年),字心余,别号清容,是江西铅山人士。他在乾隆年间成为进士,官拜翰林院编修。他不仅诗文出众,尤其与袁校、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作不拘泥于古人,而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风格质朴。《岁暮到家》一诗就充分展示了他独特的诗风。
除了诗文,蒋士铨还擅长戏曲创作,《四弦秋》、《临川梦》等作品流传于世。他的杂剧和传奇共有十六种版本。蒋士铨的著作被集结成《忠雅堂》。
《岁暮到家》这首诗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久别回家的母子相见时的真挚情感。这首诗以真挚的感情和细腻的描述,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场景:长时间未回家的儿子终于回到家中,与母亲相见时的复杂情感。许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因此更能感同身受。
诗中的每一句都饱含深情。“爱子心无尽”,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意;“归家喜及辰”,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归来的喜悦之情;“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接下来的诗句中,“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更是把母亲的怜爱和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则展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愧疚之情。整首诗充满了人间真情和感人至深的母爱。它不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正如孟郊的《游子吟》一样,本诗也是一首充满人间真情和深情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