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很犹豫怎么办


焦虑症的前期征兆常常表现为思维无法掌控,即胡思乱想。当大脑失去控制时,人们容易将想象误认为是真实情况,从而走进思维的死胡同。错误的思维方式只会引导出错误的结论。在接触过的众多案例中,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当事人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方法,往往很难从中挣脱出来。

这类人群往往存在两种纠结的状态。第一种是消极悲观地看待事物,脱离实际,总是从负面的角度去解读。比如一些父母,他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却习惯性地打击、挖苦、指责和抱怨,成为孩子的“差评师”。虽然他们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方式是否会造成矛盾呢?第二种状态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常常将他人的眼神解读为对自己的评价,过于自我反省甚至上升为自我攻击和自我否定。面对机会、荣誉和好事时,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值得、不配拥有。

焦虑的复发与思维的失控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仅仅依靠物缓解焦虑症状,半年内的复发概率约为20%,而一年后这个概率更是高达50%。爱焦虑的人常常陷入一种叫做“穷思竭虑”的陋习,对同一件事反复思考,自我消耗,难以自拔。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焦虑便会卷土重来。

那么,如何应对呢?进行思维阻断:当察觉到自己的思维开始漫无边际时,立刻喊“停”,给大脑紧急刹车,打断念头,回到当下。采用放松暗示: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同时暗示自己“我的大脑很放松,我的思维很清晰,我专注于当下”,并想象一片平静的湖水,让自己沉浸在宁静之中。通过感官刺激也是一个好方法:准备一瓶喜欢的精油或香水,当思维混乱时闻一闻。不同的香味对情绪和思维有不同的影响,例如薰衣草令人身心舒畅,柠檬使人头脑清醒。

除此之外,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很重要。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可能无法精准地区分现实和想象,那么为何不将所有消极的念头转化为积极的想法呢?当你将手放在胸前,轻声对自己说:“我卓越、我成功,所有遇到的事情都对我有利,好运正朝我而来”时,你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积极。当你满怀热情地专注于美好的愿景,并向宇宙传递积极的频率时,你的愿望可能会实现。

我是心理咨询师吴,在我的专栏里,我将用21天的时间带你走出焦虑。我不会讲述枯燥的理论概念,只会分享一些应对焦虑的专业方法。每天只需几分钟的时间,用对方法,通过自我探索和疗愈,你将变成一个柔软、放松、舒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