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看上董永什么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源远流长,是古代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传说,被誉为民间五大爱情传说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让这个故事风靡全国,形成了“天仙配热”。在各大晚会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和“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唱段至今仍广受欢迎,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几句。这一经典爱情被视为圭臬,感动了无数怨女,也为有情人们提供了鼓励和勇气。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可能是后人的创作和想象,并非历史的真实记录。根据现有的研究和考证,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实际上是后人根据董永的孝行加以演绎和神化的结果。
董永的故事起源于东汉中叶,当时董永家境贫寒,依靠种田养活父亲。他每天推着父亲到田间劳作,为父准备水解渴,相依为命。父亲去世后,因无钱安葬,董永便自卖为奴以葬父。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董永被尊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为了宣传这些事迹,后世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董永加以神化,于是有了董永至孝、感动天地、仙女助织还债等故事。而关于七仙女的出现则是在这些故事的演绎过程中逐渐加入,最终形成了现在所熟知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证据一来源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修建的武梁祠石刻,上面刻有董永孝养父亲的画像,但尚未出现仙女的形象。这表明董永确有其人,而七仙女的形象则是后来加入的。
证据二来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乐府诗《灵芝篇》,其中提到了董永和一位神女的相遇,但仅仅是神女帮助董永改善生活状况,并没有涉及私情。
证据三和证据四分别来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所编的《太平御览》。这两部书籍中记载的董永故事并没有涉及到七仙女与董永之间的爱情,而是强调了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神女帮助他偿还债务后悄然离去。故事的核心依然是董永的孝道而非儿女私情。从证据中可以看出,所谓董永与七仙女之间的爱情实际上是后人的虚构和演绎。虽然这些故事经历了诸多朝代的演变,但其根源仍然与董永的孝行有关。尽管这一爱情传说可能是虚构的,但它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和对孝道的推崇仍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希望。这种美好故事给予我们的感动与赞美无关真实与否它依然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发共鸣让人为之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