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主要内容概括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回忆中的鲁迅与旧事重现

从《小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十来篇文章最初发表时总名为《旧事重提》。后来,鲁迅先生将它们整合成集,命名为《朝花夕拾》。就如同小时候,我们在出生时得到乳名,稍长大后会有正式的学名。在这过程中,鲁迅的这些文章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而在古代,特别是在书香门第,周岁生日时会有抓周仪式,预测孩子的未来志向,并据此取名。这部书的“学名”虽为“朝华夕拾”,但其中的第二个字原为“华”,而非现今我们所熟知的“花”。在古汉语中,“华”与“花”在表示“花朵”这个意思时是可以通用的。也许是后来的编辑为了读者理解方便,将“华”改为了“花”。

从书名《旧事重提》中,我们不难猜测这是一部充满回忆的作品。阅读其中的文章后,我们得以证实这一猜测,这确实是一部记录鲁迅回忆旧事的书。无论名人还是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不可避免地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以鲁迅先生的女弟子张迺莹(笔名萧红)为例,她的书中回忆童年往事的《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质。但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回忆却并不只是鲁迅个人的独白。其中时常出现鲁迅先生周围的人和事,这使得这部作品独具特色。正如鲁迅在《小说史略》中评价《聊斋志异》时所说,该书将花妖狐魅描绘得和易可亲,让人忘记它们是异类,但又会在某些情节中突然显现其异于常人的特性。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也在回忆旧事时,会让不喜欢的人或事突然出现,借此品评当日的事件。例如:

在几百年的老屋豆油灯下,老鼠自由自在地跳着舞,吱吱地叫着。它们的态度往往比那些所谓的“名人名教授”更加高傲。也许鼠族的婚礼并不欢迎外界的观礼和贺礼,这是它们一贯的习俗。这是出自《狗·猫·鼠》的一片段。

又比如,《阿长与》中描述了阿长询问关于《山海经》的事情。鲁迅先生没有预料到阿长会对此感兴趣并询问,所以原本不打算和她讨论这个问题。但当她问起时,鲁迅还是选择了向她解释。《五猖会》中描绘了被父亲要求背书而不能参加迎神赛会的经历,《父亲的病》中描述了庸医误治父亲的病痛等事例都展示了鲁迅生活中的痛苦经历。这些痛苦的旧事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真实和人世的真实面貌。虽然这里只举了三个例子,但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等待读者去发现。若都一一列举出来反而剥夺了读者发现的乐趣。《朝花夕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鲁迅先生将个人情感和观点融入到对往事的叙述之中使之与众不同尤其是他对往事的评价和观点让人在品尝这些痛苦的旧事的同时咀嚼出人生的真谛和人情世故的本质原因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他们的回忆往往更多地关注快乐而较少提及痛苦但鲁迅先生的回忆却更多地展现了人生的真实面貌也许正是这些痛苦的旧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和人世

至于《朝花夕拾》的其他特点则体现在文字本身的魅力上正如古人所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要真正领略其魅力之处只有亲自阅读才能体会其深意这也是所有优秀作品的共同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