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声声最经典十句话
在日渐暖的春风里,《九九歌》中的数九旅程也渐近尾声。立春节气之后,随着雨水的降临,九九艳阳天的惊蛰时节也悄然而至。
漫步城郊或堡垒之外,岸边柔软的柳枝吐出婀娜绿姿,迎春花在窑背上灿烂绽放,乡村田头的农人开始忙碌起来,这一切构成了眼前惊蛰的生动景象。
惊蛰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开始。每年阳历三月五日或六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春雷的轰鸣会唤醒冬眠的小动物们。在这个时节,北方地区真正进入了春耕的季节。
惊蛰这一节气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启蛰,因避汉景帝的名讳而改为惊蛰。惊蛰象征着万物苏醒,春雷滚滚,大地回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关于惊蛰的记载,意味着万物开始萌发生长。
随着春雷的响起,大地湿度逐渐升高,热气上升,产生了雷声。民间有许多与惊蛰有关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做鼓蒙皮,传说雷神会在南天门敲击天鼓。人们也会用艾草熏屋,驱散蛇虫鼠蚁和室内霉味。还有用石灰撒在门槛外,以驱赶虫蚁。在南方地区,人们还有打小人的习俗,借以宣泄内心的不满,祈求事事如意。另外还有祭的习俗,人们用肥猪血和生猪肉祭拜纸绘制的,以保平安。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迅速,田间杂草也开始生长。这是春耕大忙的季节,农人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忙着果树清园杀菌、油菜施肥保苔、小麦锄地等农事活动。乡村顽童则挎笼握镰,在田间地头游戏玩耍,享受童年野趣。
从中医角度来看,惊蛰前后是养生防疫的重要时期。由于温度升高和湿气增大,一些疾病容易滋生。人们需要注意做好春捂、防治花粉、细菌、病毒引起的过敏或疾病感染。同时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也不能忽视。
惊蛰过后春意更浓桃花杏花盛开在美丽的诗歌里也应声绽放满足人们陶冶情操的需求为文人墨客带来灵感在大唐诗歌繁荣的时代关于惊蛰的诗作层出不穷。韦应物的《观田家》描述了田园里忙碌的景象苦吟诗人贾岛的《义雀行》则以燕子比喻他与挚友的深厚情谊。春天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惊蛰作为仲春的开始更是孕育着期待和丰收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品味丰收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