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九叩的三拜是什么意思
《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坛神韵与历史文化游典》
从永定门公园的北门走出,向东西望,你会看到一座红墙三拱门,那就是天坛的西门。天坛与东侧的先农坛一同体现了北京中轴线对于东西两侧建筑的对称性影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早已是海内外游客的必游之地。今天,我们透过清朝中期学者完颜麟庆的《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天坛采》一文,来领略天坛的建筑与历史文化。
完颜麟庆,字伯余,是镶黄旗人,金朝皇室完颜氏的后裔。他历任多个职务,并把自己在大江南北的为官经历记录下来,配以著名画师的插图,命名为《鸿雪因缘图记》。其中的“鸿雪”二字源自苏轼的诗,寓意人生如飞鸿踏雪,痕迹易逝。
《天坛采》是《鸿雪因缘图记》的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麟庆青年陪祭和晚年采的两次经历。天坛,作为皇家祭祀场所,其建筑设计中蕴丰富的数字内涵。圜丘的三层石栏和望柱数目各为三百六十个,寓意周天之度;祈年殿的殿柱数目则代表了天地时令。天坛内的树木茂密,草丰富,尤以益母草最为出名。
明清两代的乐官们在此演习祭祀乐舞,并顺带售卖材。明朝时,神乐观的道士们就在天坛周边开设铺,专卖益母草熬制的益母膏。到了清朝,尽管驱逐了道士,但仍沿袭了卖的传统。对店网开一面,但对其他可能影响祭祀的场所如茶馆则严格禁止。在这样的背景下,麟庆与贺世魁一同探访了天坛的圃宝地。
今天的天坛公园,除了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群外,还保留了神乐署官生采的传统。这里不仅是祭祀的场所,更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那份庄重与生机。
通过完颜麟庆的《天坛采》,我们得以领略天坛的魅力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北京的中轴线,走进历史,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