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专业版vl
算法推荐对于人们喜好的洞悉,带来了便利与愉悦,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讨论。本文作者深入探讨了算法推荐的利弊,并分享了自己对于“关闭个性化推荐”的看法。
尽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已经实施,但算法推荐的利弊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像网友们调侃的那样,“你走过最长的一段路,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套路”。
那么,你真的想要告别那些精准匹配的歌单、兴趣内容和娱乐新闻吗?作者认为,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声音。而关于算法推荐的话题,除了利弊分析和技术解析,还需要更多的思考方向。
一方面,算法推荐确实有其优势。例如,某些领导可以通过算法推荐快速了解公司的,省去大量信息搜索和筛选的过程。但对于公关团队来说,可能面临信息真实度存疑的问题。算法推荐还能帮助用户发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让内容创作者更容易获得流量。
算法推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时候推荐的歌单与用户喜好不符,或者推荐的内容过于单一。虽然内容平台不断改进推荐算法,但至今仍未有平台能将推送同类型内容做到极致。
对于用户来说,走出信息茧房并不容易。但即便深知推荐算法的利弊,有些用户仍然会感叹“某APP好懂我”。因为能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愉悦。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掌握平台的推荐算法,就相当于掌握了“流量密码”。
说到底,算法推荐只是互联网公司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而已。用户有选择的,可以自行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以此来更加直接地看出平台的调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关闭个性化推荐后,可能会面临内容单一、缺乏新鲜感等问题。
以电商平台为例,关闭个性化推荐后所推荐的商品几乎覆盖各个品类和各年龄段,难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对于某些内容平台来说,关闭个性化推荐可能会导致内容匮乏、缺乏多样性。这也促使一些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消极对待个性化推荐的关闭选项,以“迫使”用户重新打开它。
完全摆脱算法推荐或许并不现实。有时候可能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事实上,“信息茧房”只是相对概念,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有时候漫无目的的浏览也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佳作。“推荐”和“搜索”实际上是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互补工具。人们的好奇心并不会因为算法推荐的关闭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