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怎么处理比较好
接纳情绪,顺应自然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提到:“如果情绪总是失控,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过度放纵情绪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学会情绪管理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在此,我将分享7个情绪管理法则,希望帮助你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掌控情绪,从容面对生活。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告知要“情绪静音”,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但当火气上头或伤心难过时,我们需要承认自己有情绪,并接受这种情绪的存在。因为情绪一旦发作,就可能导致失控。接纳自己的情绪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
我们要管理期待。这世间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再完美的方案也存在纰漏,再充分的准备也抵不住意外突袭。如果我们总是期待达到高标准,那么即使达到99分也不会开心。降低期待并不是不重视结果,而是在拼尽全力后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避免心情大起大落,保持平和安定的心态。
第三,摒弃巨婴思维。作家雾满拦江曾说:巨婴思维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点就炸,一惹就气,只顾自己的需求而忽视环境和规则。为了摆脱这种思维,我们需要戒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尊重他人,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情绪和生活。
第四,建立边界感。白岩松说:“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刻薄,而是太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就像护城河一样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边界模糊的人容易接收别人的情绪,为别人的负能量买单。而边界清晰的人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且只与自己有关。我们要守好自己的情绪边界,那些激发焦躁情绪的人和事。
第五,与自己对话。文字能治愈人心。当我们心烦意乱时,可以通过书写来梳理情绪。史铁生双腿残疾后曾陷入沮丧,但通过写作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当我们伤心难过时,可以把小情绪宣泄到纸上,让积压已久的情绪有了出口。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把博客、日记本、备忘录等作为情绪宣泄的渠道。
第六,学会放下。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会放下烦恼和伤痛。明朝医学家龚廷贤曾说:“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对于那些令我们不开心的事情,该忘的忘,该放的放。当我们不再纠结于情绪的漩涡中,情绪就无法将我们淹没。
储蓄快乐。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提前为自己埋下快乐的彩蛋。记录每天的小确幸,心情不好时就去看看。准备一份礼物,情绪低落时就打开它。拥有给自己储蓄快乐的能力,也就拥有了重新振作的底气。生活太苦的时候,记得给自己加点糖。
总之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斯曾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而不被其反制。”产生情绪是本能但控制情绪才是本事。我们要学会与情绪和谐共处才能面对世事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点赞成为情绪的主人生活才会对我们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