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一()新月,一()圆月(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一()新月,一()圆月(详细资料介绍)  

为什么月亮的面貌会天天变化?

我们常常赞美伟人与日月同辉,这是因为太阳和月亮是我们能观察到的最明亮的。月亮本身不会发光,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随着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动态变化,我们看到的月亮被照亮的部分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月相。

每当农历初一,月球会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因此我们无法看到月亮,这被称为“新月”或“朔”。在新月过后,被照亮的部分会逐渐转向地球。在农历初三、四,我们可以看到一钩弯月,如同“娥眉月”;到了初七、八,月亮呈现半月形状,我们称之为“上弦月”。当农历十五或十六时,月亮被照亮的一面完全面向地球,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这就是“满月”或“望”。之后,月亮明亮的部分会逐渐减少,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看到半月,称为“下弦月”。一周之后,月相又会回到“朔”的状态。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周期平均为29日12时44分2.9秒,这被称为一个“朔望月”。

以地球为参考系,月相的变化周期约为29.53天,这是各种历法体系中阴历的基础。

月球为何始终保持同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以每秒1.02千米的速度,在略微扁平的轨道上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月球离地球最近时距离为363300千米,最远时则为405500千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11.5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月。和地球一样,月球也在自转。月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恰好等于公转一周的时间。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朝向地球。关于这个现象,有人形象地解释说是月中嫦娥眷恋亲人,自己舍不得转过头去,也不让月亮改变面向我们的这一面。我们把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正面,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背面。

关于月球的一些有趣数据如下:平均赤道半径为1738000米,平均半径为1737400米。赤道重力加速度为1.618米/秒2。平均自转周期为27.32166天。扁率为0.006。质量为7.349×1022kg。月心引力常数为4.902793455×1012米3/秒2。平均密度为3.34克/厘米3。地月系质量比为81.30068。离地球平均距离为384400千米。逃逸速度为2.38公里/秒。表面温度范围在-120℃至+150℃之间。表面大气压为1.3×10-10Pa。

  丹凤千字科普:一()新月,一()圆月(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