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拼音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其中一些人名容易读错。大部分人的名字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来读就可以了,但也有一些名字却是例外。读错人名,在朋友面前可能只是引发一笑,但如果是在学生面前读错,就可能误导他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容易读错的名字,并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背景。
1. 令狐(líng hú):令狐是一个源自姬姓的姓氏。在春秋时,晋国大将魏颗因功在令狐(山西临猗西南),其后代以令狐为姓。
2. 伍员(wǔ yún),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伍子胥。他姓伍,名员,字子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被楚平王,伍员逃到吴国后,与孙武一起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他后来遭到陷害,被吴王夫差所杀。
3. 皋陶(gāo yáo):尧帝时期的大臣,后来在舜帝时期被任命为“士”,负责刑狱。
4. 契(xiè):根据《史记》,契是帝喾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玄孙。他的母亲简狄吞下了玄鸟之卵,因此生下了契。
5. 逢蒙(páng méng):相传他是后翌的弟子,擅长射箭,但品行不端,用桃木大棒打死了后翌。
6. 妹喜(mò x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被视为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
7. 妲己(dá jǐ):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与妹喜、褒姒、骊姬并称为古代“四大妖姬”。
8. 南宫适(nán gōng kuò):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侄婿,是七十二贤之一。
9. 樊於期(fán wū jī):战国时秦国将领,因避逃到燕国。他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自刎献头,使荆轲得以其首级和地图进献秦王。
10. 高渐离(gāo jiān lí):战国时燕国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他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1. 屠岸贾(tú àn gǔ):春秋时晋国大夫。他诛灭了的赵氏家族,这就是“下宫之难”。十五年后,赵氏后人赵武又灭了屠岸贾一族,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12. 赵衰(zhào cuī):春秋时晋国大夫,曾追随晋公子重耳十九年。重耳成为晋文公后,赵衰成为大夫,赵氏家族从此在晋国政坛上活跃。
13. 郦食其(lì yì jī):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他曾在出使齐国时被烹杀。
14. 冒顿(mò dú):匈奴单于,是有文字记载的匈奴第二任单于。他杀父自立,并统一了北方草原,迫使汉高祖刘邦采取了对匈奴“和亲”的。
15. 中行说(zhōng háng yuè):历史上第一个。他是西汉汉文帝时的宦官,因不愿做汉匈和亲的随员而投降匈奴。他一到匈奴就帮助匈奴对付汉朝,给汉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6. 万俟卨(mò qí xiè):南宋秦桧的同。
还有禽滑厘、曹大家、术赤和祭仲等人也容易读错。这些名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关于这些名字的错误和讨论的话题,共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