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正确的用餐姿势有哪些(详细资料介绍)

不久前,河南商丘的一所中学食堂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校决定将饭桌上的板凳全部撤去,让学生站着吃饭。校方的解释是,这样的安排旨在提高学生的用餐效率。据称,站着吃饭只需10分钟就能完成,可以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一些家长对此提出质疑,担心站着吃饭可能导致胃下垂。
针对这一疑问,广州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常少琼医生为我们做出了解答。他明确指出,站着吃饭与胃下垂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于有胃下垂症状的人来说,站立时可能会感到症状加重,因为胃会呈现“鱼钩”样的袋状形态,伴随着腹部、厌食、恶心甚至疼痛的感觉。
虽然站着吃饭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胃下垂,但常医生并不鼓励这种进餐方式。站着吃饭会使血液不能大量流向胃肠,减弱胃肠的“动力”,而且不利于身心的放松。长期来看,这对胃的消化功能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比之下,坐着吃饭则是最利于消化吸收的姿势。坐着的时候,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助于食物顺畅通过食道进入胃部。建议大家在餐桌前吃饭,保持上身和大腿大约90度的角度。
有些家庭选择窝在沙发或小凳子上,将茶几当作餐桌使用。这种姿势会增加腹腔压力,不利于胃肠。而对于长期需要卧床的中风或瘫痪病人,在进食时稍微抬高床头,可以帮助食物顺畅流入胃部。长期躺着吃东西可能会导致食物滞留咽喉或食道,甚至引发吸入性肺炎或支气管炎。
至于蹲着吃饭,这种姿势会影响血液对胃肠的供应。在蹲着的时候,血液会分散到下肢肌肉群,不能充分供应胃肠。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蹲着时局部肌肉群紧张,不利于肠胃功能的发挥。
不同的吃饭姿势对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确实有一定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进餐方式,保持身体放松,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张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