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捕鸣蝉全诗原文


所见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袁枚这位才子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文学思想,与纪昀齐名,被誉为“南袁北纪”。与纪晓岚的仕途顺利不同,袁子才在仕途上遭遇不顺,因此他在三十多岁便辞官归隐,居住于南京的小仓山随园。在那里,他过上了恬适自在的生活,专注于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开创了诗坛“性灵派”分支。

一日,袁枚在漫步于林间小道上,偶遇一牧童骑着黄牛归来。牧童高兴地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间回荡,使树林都为之震动。这一幕触动了袁枚的灵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林樾指的是树荫遮蔽的道路,如今这样的景象已经不多见。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牧童放牛归来、欢快歌唱的情景,展现出生活的。

接下来的一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进一步展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和生活的乐趣。当树上的蝉开始鸣叫时,牧童立刻产生了捕捉它的想法。他立即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旁,准备捕捉这个鸣蝉。

至于牧童最终是否能够成功捕捉到鸣蝉,或者老黄牛的一声低吼是否会把鸣蝉吓跑,这些都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的空间。或许这正是随园老人所乐见其成的,他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生活的和乐趣,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