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画中画的显示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选择显示器时常常陷入纠结,因为主流的液晶面板类型一直局限于IPS、VA和TN。虽然每种面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今,这种纠结终于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新一代的飞利浦27E2F7901显示器,它搭载了4K分辨率的NanoIPS-Black面板,能够满足用户的全方位需求。
这款NanoIPS-Black面板的显示器,顾名思义,继承了NanoIPS面板一贯的优彩表现。它的色域容积高达108% Adobe RGB,超越了许多以色彩为卖点的显示器。更重要的是,这款显示器在出厂时进行了校色,保证了在任何模式和色域下都能保持色准表现,即买即用,非常适合设计绘图使用。
除了色彩表现外,这款显示器的最大亮点在于其“Black”技术。传统的NanoIPS产品一直被大家诟病的是其低对比度,很多产品的对比度只有800:1,即使是最新的R8面板也只能达到1000:1左右的对比度,漏光问题明显。而NanoIPS-Black面板则带来了2000:1的超高对比度,这是以往任何IPS面板都无法达到的水平,只有高对比度的VA面板才能达到。
高对比度带来的画质提升是全方位的。漏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在大面积黑暗或纯黑的场景下,几乎无法察觉到漏光,黑色更加纯净深邃。画面的层次感更加突出,尤其在开启HDR观影时,相比普通的4K显示器,更能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尽管VA面板同样拥有高对比度,但在使用体验上,普遍不如这款NanoIPS-Black显示器。因为VA面板的响应速度较慢,在画面快速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拖影和伪影,这在拖动窗口或玩游戏时特别明显。而飞利浦27E2F7901则能在IPS面板中实现了较快的4ms GTG响应时间,即使在快速移动的画面下也能保持清晰锐利的画面。
除了新型面板带来的优势外,飞利浦27E2F7901在其他硬件参数上也表现出色。拥有高色域、色准和10bit色深,能显示出10.7亿种不同的色彩,相比普通8bit色深的屏幕优势明显。它还解决了以往NanoIPS屏幕蓝光偏高的问题,拥有硬件级别的低蓝光,长时间使用更护眼。
一款优秀的显示器除了硬件性能外,软件适配和调校同样重要。飞利浦27E2F7901在这方面也表现出色,OSD菜单简洁易懂,支持画中画和双设备分屏显示,非常适合多设备用户。搭配Mac使用时,支持HiDPI显示,画面比非HiDPI的4K显示器更加锐利。
飞利浦27E2F7901几乎解决了以往各类液晶显示器上的不足,将高对比度和优彩表现结合在同一块屏幕上。相比市场上的一些同类产品,它的价格更为合理,性价比更高。对于追求更好画质的用户,尤其是设计岗位的朋友来说,这款显示器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