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越高水开了越慢,因为大气压变小了呀!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正确的观察。水沸腾的原理是水分子获得足够的热能,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这个转变过程需要达到一个特定的温度,即水的沸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沸点是100摄氏度,这个数值是在标准大气压(约101.3千帕)下测得的。沸点与大气压密切相关:大气压是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力。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空气柱的重量就越轻,因此大气压也就越小。

当大气压降低时,水分子只需要克服较小的外部压力就能逸出液面,转变为气态。这意味着水达到沸腾状态所需的热量减少,或者说,在相同热量输入下,水的温度更容易升到足以沸腾的程度。因此,我们观察到海拔越高,水沸腾的速度会变慢,沸点也会相应地降低。例如,在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可能只有90摄氏度左右,人们就需要更长时间加热才能把水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