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相同的对联有哪些


唐伯虎邀请好友陈伯阳郊外游玩,看到一家酒店前的园林盛景,唐伯虎即兴出一上联:一片园林展眼前,究竟是谁家庄园?此联惊叹眼前美景的通过《庄子》一书进行双关,让下联对出更具挑战性。陈伯阳在酒店墙上看到“杜康传技,太白遗风”的字样后,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对出下联:壁上字迹映眼帘,又是哪部史书所传?《汉书》一书增加了下联的丰富性,与上联形成完美的双关对应。

上联:蜡烛燃油,一心照亮黑暗;

下联:灯笼用纸,眼明洞察世间。

魏源面对家乡举人抄袭的行为,以顶针和双关的手法进行反驳。举人的上联“心中有火”表达了对魏源的不满。魏源巧妙地运用灯笼比喻,下联回应:“灯笼用纸,眼明洞察世间。”这不仅表达了对举人虚伪的批判,也显示了魏源的机智回应。

上联:两船并行时,帆快胜过橹速;

下联:八音共鸣处,箫和比笛清更佳。

陈洽与其父在江边散步时,看到两船竞速的场景。陈洽的父亲以此为灵感出了上联。陈洽则通过对联中的谐音元素巧妙地回应。上联的“帆快”与“樊哙”谐音,“橹速”与“鲁迅”相呼应。而面对江上的音乐声,陈洽以“箫和比笛清更佳”回应,“狄青”与“笛清”相呼应,展现了其聪明才智。

和尚画荷花浮于纸上,犹如画尚于画上之影;翰林书汉帖於宣纸之上,恰似书临於书前之境。

这是一副巧妙的回文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和回文结构。“画上荷画”这一句,通过将动词放在句首的末尾重复一次,"画尚"又与“和尚”形成双关。“书临汉帖翰林书”一句同样运用了这一技巧。“翰林”和“临汉帖”在这里是相联系的,同时又展示了古代书法的情景。"美在其中但待探索!此联展现出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对语言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