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胶状物
以下是关于水玻璃胶泥的详细介绍:
基本成分
水玻璃:也被称为泡化碱,主要由硅酸钠和硅酸钾构成,是胶结的主要原料。通常使用的是钠水玻璃,其模数通常在2.4至3.6之间。
固化剂:一般为氟硅酸钠,纯度要求达到90%-95%以上,以加快水玻璃胶泥的硬化过程。
耐酸粉料:包括石英粉、铸石粉、瓷粉、辉绿岩粉等。这些粉料的湿度必须控制在1%以内,耐酸率则需达到94%以上。
耐酸砂:如石英砂,作为骨料存在,用于增强胶泥的性能。
性能特点概述
优异的耐酸性:能够抵抗大多数无机酸、有机酸以及呈酸性反应的盐类侵蚀。但需要注意,它不耐、氟硅酸、超过300℃的热磷酸、高级脂肪酸及碱的腐蚀。
良好的耐热性:部分水玻璃胶泥可在高达900℃的环境中工作。
粘结强度高:与混凝土、耐酸砖板、花岗石、铸石等材料有着较高的粘结强度。
较好的抗渗性:能有效阻止液体和气体的渗透。
制备过程
水玻璃与耐酸粉料的配比为1:2.5-3。整个调制过程应在5分钟内完成,每次拌合的胶泥需在大约30分钟内使用完毕。
施工要点详解
基层处理: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彻底处理。金属设备需除锈去污,砖结构应确保清洁。对于碱性普通水泥结构,表面需先以酸中和,再用水洗净并加热至干燥,确保水分低于4%。
环境条件: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作业。最适宜的施工室温约为20℃。
砌筑方法:在砌筑耐酸瓷砖时,采用挤浆法铺砌,确保空气被挤出,胶泥砌筑的厚度应控制在8mm左右。
养护与酸化处理:施工完成后,需在干燥环境中进行养护,严禁与水或水蒸气接触。养护完成后,使用浓度为30%-40%的硫酸进行表面酸化处理。酸化处理需至无白色结晶盐析出为止,且处理次数不少于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