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和草鱼的区别在哪里


在春节这个全家团圆的时刻,武汉大学医院急诊科却连续收治了两名因生吞鱼胆而导致器官衰竭的患者,情况十分危急。

这两名患者,仅仅因为一次看似普通的吃鱼行为,就直接从餐桌被送进了医院的ICU,令人深感忧虑。

湖北咸宁的吴女士,在春节期间制作腊鱼时,一时冲动生吞了一颗鱼胆。不久后,她出现了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她的病情迅速恶化,被连夜转诊至武汉大学医院。医生发现,吴女士已经出现了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并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幸运的是,经过紧急抢救,吴女士在三天后成功脱离危险并顺利出院。

无独有偶,除夕当天,武汉大学医院急诊科又收治了一例来自武汉新洲的鱼胆中毒患者。这位年近七旬的谢某听信鱼胆可以治病的偏方,生吞了鱼胆后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尽管接受了多次洗胃治疗,但症状仍未明显改善,最终被紧急转诊至武汉大学医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谢某成功脱离危险并顺利出院。

那么,为什么小小的鱼胆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呢?原因在于其含有的毒素。鱼胆是鱼的胆囊,其中含有多种毒素,如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等,其中氢氰酸的毒性特别大,甚至比一些物的毒性还要大。这些毒素不仅不会被加热、烹煮或酒精所,因此无论是将鱼胆蒸熟食用还是用酒冲服鲜鱼胆,都有可能导致中毒。

虽然并非所有鱼胆都有毒,但人们常食用的淡水鱼的鱼胆,如鲫鱼、青鱼等都含有一定毒性。最安全的做法就是避免食用所有鱼类的鱼胆。

我们身边不乏因轻信偏方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比如有人轻信蝌蚪能“下火”而给孩子喂活蝌蚪;有人用敌敌畏给孩子洗头;还有用无花果治疗腹泻等偏方的存在。这些盲目相信和尝试偏方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健康,甚至可能危害生命!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慎重对待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