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什么意思就是
唐朝伟大的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师说》中有过深刻的阐述:教师,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为他们解答困惑。每个人在求知的道路上,不可能从出生开始就无所不知,那么,谁能够完全无惑呢?如果有了困惑而不寻求师者的指导,那么这些困惑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解决。关于师者的论述,让我想起了人生的导师给予我们的“不惑、知惑、解惑”的为师之道。
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2017年与一个名为邹开煌的老先生在乡村的隔川中学相遇。那时,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而他已是花甲古稀。身为福建省教育学院退休教授和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的执行会长,他应邀来到学校指导课程建设,深入课堂进行教学的评估诊断。
午后时分,他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能否旁听你一节语文课?”我先是诧异,然后带着些许疑惑地问:“您教授的是哪个科目?”“我是化学专业出身。”他微笑着回答,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
那天下午的诗歌阅读课《使至塞上》,我并未做过多的准备,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始了授课。邹教授课后的点评却让我深受震动。他指出了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是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诗句?我是否教授了学生如何体会诗人的情感?我是否真正传授了方法给学生?他的批评让我认识到,即使在不惑之年,仍然有可能存在知识的盲点,需要不断求知和进取。
追求教育的真谛
之后,邹教授为全体教师开设了一场专题演讲。他以陶行知的名言为引导,讲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生平事迹。他还以学习游泳和他擅长的树叶吹奏为例,详细解读了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学做合一”。他强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则要配合实际操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行动与思维并重的过程。邹教授的演讲开启了我对教育的重新审视,我开始关注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性。“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深邃高远,我明白自己对其内涵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寻找实践中的着力点。
探索与实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