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脂奶油怎么打发教程


奶油的特点及消费提示

奶油以其细腻的质地和香甜的味道,被广泛应用于烘焙、饮品和烹调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并合理食用奶油,我们特此提供以下消费提示。

一、奶油的定义与种类

乳脂奶油,又被称为动物奶油,直接从生乳中提取,拥有浓郁的奶香口感。它主要分为三类:稀奶油,脂肪含量在10.0%—80.0%之间,常用于烘焙和饮品制作,如制作蛋糕裱花和饮品奶泡;奶油(或黄油),脂肪含量80.0%及以上,既可以佐餐和涂抹,也可以在烹饪、烘焙或西点中使用,用以提升口感和风味;无水奶油(或无水黄油),脂肪含量高达99.8%以上,主要在食品加工中作为乳脂肪的原料使用。

植脂奶油和混脂奶油是以植物油及其制品制成的,具有乳脂奶油特色的产品。这两者的口感更为甜腻,同时具有良好的搅打性及保形性。

二、如何合理选购和存放

1. 看标签:购买奶油时,要仔细阅读标签,了解产品的类型、脂肪含量、主要成分、风味、致敏物质、贮存和使用条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以便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2. 观质地:观察奶油的颜色和质地,正常的奶油颜色应呈现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乳,质地均匀细腻。

3. 巧存放:购买后应按标签要求存放,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开封后的奶油如果一次没有吃完,应密封并冷藏。如果表面出现霉变或颜色、气味异常,则不宜食用。由于奶油在冷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脂肪氧化,因此不建议反复融解。如需要冷冻保存,应将其分成小份,每次只解冻所需部分。

三、如何科学食用奶油

奶油的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黄油和无水奶油的脂肪含量与植物油相当,因此在食用奶油时,需要适当减少烹调油的摄入量。每人每天的油总摄入量不宜超过25-30克。也要注意膳食平衡,可以将奶油与水果、茶等搭配食用。奶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高血脂、糖尿病等特殊人群在食用时应谨慎。

本文专家执笔人:

王兴国 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韦伟 副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罗洁 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