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无为,则无不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指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其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无为,则无不为”阐述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明白事物的光明面,同时保持内心的虚静如黑夜,能够成为天下的楷模。采取无为的方式,反而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则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智慧。了解阳刚的力量,同时保持阴柔的包容,如同天下溪流般汇聚百川。不与人争斗,因此没有人能够与之竞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教导人们要收敛锋芒,化解纷争,与世无争,融入尘世,达到与万物和谐共生的境界,这就是玄妙的统一。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种境界使得人们无法亲近也无法疏远,无法获利也无法受损,无法尊贵也无法卑贱,因此受到天下的尊重。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圣人施行无为的事务,传播不言的教化,万物兴起而不加推辞,生育万物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居功,正因不居功,所以功业不会消失。

这种哲学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谦逊与平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