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小学生班级小组名称和口号(详细资料介绍)

“换手三二一,同步侧方位!”随着清脆有力的指令声,五(3)班的同学们以闪电般的速度,仅仅用0.7秒就完成了彩色杆件的接力传递,创造了学校“不倒森林”项目的新纪录。近日,潍城区健康街小学的家校协同育人平台正式启动,42名学生在沉浸式的团队协作课程中,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协作成长课程,标志着该校“教育联”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
专业知识的力量:高校资源与基础教育相结合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山东某高校教育心理学专家宋梓铭妈妈担任课程设计师,对团队建设经典项目进行教育化的改造。经过班级团队的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车轮滚滚”和“不倒森林”两个项目:前者要求六人团队协同操控5米长的履带前进;后者则需要八人团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木杆的接力稳定。项目实行“双导师制”,由家长志愿者与班级教师共同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教育性。
情境教学的魅力:游戏化协作的奥秘
活动现场仿佛变成了团队实训场所。在“车轮滚滚”的挑战中,第三小组初次失败后,队长徐静姝巧妙地提出了“左右左”的节奏指令,使团队速度大幅提升;而在“不倒森林”环节,韩昊泽小组更是创下了连续十次完美接力的班级纪录。男生的学习感悟展示了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转变,强调了团队协作和节奏的重要性。
机制创新:共建协同育人新平台
本次课程开发采用了“三阶段工作法”:首先由家委会定向邀请专业家长参与;然后组建包括班级和学科教师在内的五人备课小组;最后建立包含家长志愿者在内的安全保障体系。学校负责人表示,“专业家长的视角让教育设计更加。”本学期,学校还将推出更多特色活动,如“家长职业体验周”和“家校研学工作坊”等,逐步构建一个涵盖安全、课程、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平台。
这次创新实践充分展示了学校“教育联”建设的成果——当家庭智慧与学校资源深度融合时,教育将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