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详细资料介绍)  

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历经坎坷,宦海沉浮,从仕途的高峰跌落至边缘。他在哲宗朝期间,连续遭贬,晚年更是被流放至建昌军司马、惠州等地,甚至最后客死他乡。他虽然身处逆境,但早已从中参透苦难,化解厄运,以超然旷达的态度面对人生。他的诗词中,常常蕴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令人心智大开。

01

梨花如雪,诗人伫立其间,感叹人生能逢几度清明。这句诗将无常之理化入春景之中,看似淡实浓。

02

竹杖芒鞋,烟雨平生,此句写尽东坡于黄州难堪岁月的气度。他以“谁怕”二字破局,将狼狈旅途化为诗意独行。

0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时内心已无波澜。如禅宗公案,道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谛。

04

漂泊万里是人生的本质。苏轼借《临江仙送钱穆父》表达这一观点,认为行人不必问归程,沿途风景就是人生风景。

05

中秋月圆之际,苏轼却道人生如大梦一场。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感叹人生虚幻。

06

名利如浮云,追求这些只会让人劳神。苏轼用白驹过隙、电光石火作喻,直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07

人生如鸿雁踏雪,留迹转瞬无踪。这一比喻道尽了人生的无常与偶然。

08

赤壁江声中,苏轼见天地浩渺,自觉生命如蜉蝣般短暂。但他一转笔锋,以“江上清风”作解,表达出生命的韧性。

09

苏轼借柔奴之口说出“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胜过许多豁达的诗篇。它表达了生命的韧性,即使身处逆境也能随遇而安。

10

孤鸿宁愿守寂寞沙洲,也不愿栖身于寒枝。这是苏轼对理想的坚守,他以此比喻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

11

一盏茶,一盘春蔬,苏轼从烟火中品出至味。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都融入了这简单的日常生活中。

12

屈指盼望西风来临,又惊觉流年暗中偷换。苏轼借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3

夜饮大醉的苏轼欲驾小舟遁入江海,从此不问世事。这句诗看似洒脱,实则蕴含了他在黄州困顿中的无奈。

14

  丹凤千字科普:《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