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儿诗是讽刺么

《村姑陈带你领略茶的世界》系列文章原创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今日和大家聊聊茶与味蕾的反差魅力以及真正的回甘是何滋味。
一提起反差萌,就不得不提老苏这位文学巨匠。他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诗人代表,还是书法家和画家,才华横溢的他更是美食家,留下了许多美食传说。而谁又能想到这位大文豪竟然是个吃货呢?他的才华与美食共同创造了美食文化的辉煌。
而在茶的世界里,反差同样存在。当我们面对一杯浓酽的茶汤时,初次的苦涩滋味让人怀疑人生,甚至舌头上会形成厚厚的褶皱。然而不久之后,一种甘甜的感觉涌现而出,让人回味无穷。这种感觉被称为“回甘”。很多茶客认为回甘就是“苦尽甘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刚饮下浓苦茶汤后,口腔被苦涩感包裹,对甜味变得极度敏感。此时即使是喝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也会觉得清甜无比。这一切都是由反差所引起的。对比效应使得口腔出现错觉,也让人们对回甘产生了误解。但真正的回甘,是茶叶自然的味道,而不是依靠反差所形成。优质的茶,内质丰富,回甘自然快;而品质普通的茶,内质有限,回甘则稍显缓慢。充足的养分是回甘的真正来源。
那些喜欢“苦尽甘来”的茶客,可能是重口味的。但无论是哪种茶类,只要品质优越,都不该是刺激、浓烈、苦涩的。如果抱着“不苦不涩非好茶”的老观点,就永远无法真正领略白茶的滋味。正常情况下,好白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即使不小心闷泡了,所产生的苦涩感也能很好地化开。所谓的“苦尽甘来”,显然不符合好茶的正常表现。既然没有极致的苦,又怎么产生强烈的反差带来甜味呢?这种道理显然说不通。
真正的回甘,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愉悦感。正如喝下2021年的白毫银针,满满的茶氨酸所带来的鲜爽感无可匹敌。即使没有苦味与涩味,舌面上依然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甘甜感。汤水细滑,如山泉般清爽甘美。那种美妙的滋味,让人陶醉其中。单纯的甜味描述太过普通,唯有“回甘”二字才能形容茶汤咽下后口腔中似有若无的生津感和回味。
在茶叶审评术语中,“回甘”被描述为:回味较佳,略有甜感。说到甜,人们常常会想到冰糖或各种甜品,但那种滋味尝多了总会觉得腻。而回甘却是一种更向往、百喝不厌的滋味。很多茶友喝了高山白茶后,感受到的甜丝丝的、沁凉的茶汤便是回甘的一种表现。
其实回甘并不完全等于甜。白茶的甜并非即甜而是回甘里汹涌呈现的甜。有些白茶不仅有回甘便带有藏不住的清甜感这背后是茶叶丰沛的内含物质在起作用。比如遭遇倒春寒的茶叶会生成更多的甜味物质从而使得茶汤后清甜感迅速占领口腔。但这样的情形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好白茶其甜意仍然体现在回甘里刻意追求甜味或者的做法只会误导消费者对白茶的认知。
总之白茶的回甘并非简单的苦尽甘来而是由茶叶内质加持配合味蕾感知产生的美妙感觉。这种甜丝丝、清凉的滋味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让人回味无穷。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村姑陈带你领略茶的世界!一起享受茶香四溢的美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