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学四句教内容

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犹如满天繁星般璀璨闪耀。在那时,有一位人物独坐龙场驿外,通过格竹求真,探索宇宙万物的真理;又在沙场之上驰骋,打败敌军,揭示心学的奥秘。他就是被世人尊称为“心学宗师”的阳明先生。他以良知洞察天道,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来破除虚妄。他的心学精髓,可以概括为四句真言,即不昧四端、不滞四相、不惧四难、不失四心。这四方面,是求知的钥匙,是行道的纲领。
一、不昧四端:明理见性,暗则失本源
(一)不昧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如同草木初芽,需要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如同春阳照物,自然生发;不应如严霜杀青,自绝生机。
(二)不昧羞恶之意:义之端始在于知耻。伯夷叔齐因耻食周粟而坚守节操。阳明感叹,人的心灵中那份灵明就是善恶的关口。
(三)不昧辞让之道:礼之本源在于恭敬。泰伯三让天下,孔子称赞其至德。阳明的是,谦让并非伪装,而是良知的自然流露。
(四)不昧是非之智:智慧的关键在于。颜回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称赞其好学。阳明告诫我们,良知只是是非之心,需,才能正确断事。
二、不滞四相:破相显真,离妄得实
(一)不滞我相:要破除执念,才能见到本真。周处除三害,最终成为栋梁。阳明比喻,擒获山中的贼容易,破除心中的贼难。
(二)不滞人相:众生平等,皆具良知。王艮穿着奇特的衣服见师,阳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称赞。阳明云:“满街都是圣人。”
(三)不滞众生相:万物一体,痛痒相关。阳明巡抚南赣时,平定贼寇首先要安抚百姓。他感悟到:“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四)不滞寿者相: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弟子问及长生之道,阳明指向庭前的柏树:“此花不在你心外。”
三、不惧四难:迎难而上,展现勇气与智慧
(一)不惧事上磨:经历磨难,方能炼成金身。阳明在龙场遭受贬谪,却在困境中悟道。他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二)不惧谤言嚣:毁誉由人,自身行得正。宁王叛乱时,阳明排除众议,迅速平定叛乱。他告诫:“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
(三)不惧知难行:知行合一,方为真知。徐爱问及知行关系时,阳明以目光注视双脚为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四)不惧生死关:尽性至命,。阳明在平叛前准备棺木以励将士。他感叹:“致良知者,无入而不自得。”
四、不失四心:本心光明,即天道所在
(一)不失赤子心:保持初心,最近天理。阳明看到儿童歌谣时,对弟子说:“尔辈胸中各有个圣人。”
(二)不失敬畏心:谨慎恐惧,方为修行之道。弟子夜半捉贼时,阳明告诫:“莫惊其良知。”
(三)不失担当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阳明巡抚江西时,兴、立社学。他言:“各人尽各人良知,天下。”
(四)不失光:心灵明亮如日光照耀山河大地。临终前弟子问遗言时阳明笑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究竟之境在于心灵如日光明亮无所不覆。无论阴晴圆缺始终保持澄明透彻的状态不被私欲、毁誉、得失所迷惑达到如同太阳当空阴霾消散如江河行地昼夜不息的境界这就是阳学的真谛所在。王阳明国学新知识心学智慧国学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