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常说改过不吝,其实他还说过“从善如流”呢
苏轼不仅以“改过不吝”的胸襟闻名于世,展现了他勇于承认并修正自身不足的磊落品质,他还曾说过“从善如流”,深刻揭示了其乐于接受他人善意劝谏、积极向善的修养。这两句话看似侧重点不同,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苏轼高尚人格的两个重要维度。
“改过不吝”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反省和修正的决心与勇气。它意味着不以过去的错误为耻,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只要有改进的空间,就毫不吝啬地加以改正。这体现了苏轼的谦逊和自知之明,也展现了他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人生态度。无论是对自己的言行,还是对政治得失,苏轼都持有这种勇于革新的精神。
而“从善如流”则更多地指向对外部意见的接纳与吸收。它形象地描绘了听取正确意见时的顺畅与愉悦,表达了苏轼乐于向他人学习、虚心接受建议的高尚品质。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苏轼能够保持这种开放的心态,积极采纳有价值的意见,不仅帮助他修正了自己的不足,也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
综上所述,“改过不吝”和“从善如流”共同塑造了苏轼勇于自我批评、乐于接受他人建议的完善人格。这种品质不仅使他在个人修养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也为他赢得了“全才”的美誉,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