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是什么意思的解释


肃是什么意思的解释  

在《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里的“三秋”便是对秋天的雅称。因为秋季通常包含三个月,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为“三秋”。“三秋”也可单指农历九月,如古诗中常出现的“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人还将秋季的九十天划分为九个部分,每十天为一秋,因此也有“九秋”之称。在曹植的《七启》中有“九秋之夕,为欢未央”的描述。按照五行学说,秋天属金,故又称“金秋”或“金天”。

《尔雅释天》中提到“秋为白藏”,因为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是白色,所以又有“白藏”、“收成”等别名。因为白色也可称为“素色”,所以秋天也有“金素”、“素秋”之称。在深秋时节,庄稼收割完毕,天空明朗,心情也随之清爽,“清秋”也成为了秋季的雅称之一。

古代五音与四时相对应,商音为秋之音,因此秋天又有“商秋”、“素商”、“白商”等雅称。在欧阳修的《秋声赋》中,对“商秋”这一名称进行了解释。在陆机的《行思赋》中,也有关于商秋的描绘。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所作的《秋窗风雨夕》一诗,环绕“秋”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在古人心目中,秋天常常是一个伤感的季节,因此还有一些饱含愁苦味道的别称,如“劲秋”、“寒秋”、“霜秋”。西晋陆机的《文赋》和杜甫的《登高》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

清人张潮曾说:“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在这个宜人的秋季里,我们细细品味关于秋的诸多称谓,不仅可以体会古人的思绪情怀,还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雅致的别称背后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文化学者 米广弘)

  肃是什么意思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