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有几个市场在哪里

【首发于大湾腹地公号,作者宗旭,编辑赵小南】
本文所展示的头图摄影作品由宗旭所摄。
回溯至2013年,华强北面临重大转折点。那时,地铁7号线施工启动,主干道被围挡,区域进入长达四年的改造期,客流量锐减。正是这一时期,国产手机品牌崭露头角,山寨机市场急剧萎缩,水货电子产品份额下滑,闲鱼等平台逐渐兴起,这些变革共同侵蚀着华强北在电子市场的领导地位。关于华强北衰退的声音持续至今。
对于在华强北打拼了的林叔来说,市场的真实情况并非外界所看到的那般悲观。“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人还是那些人,只是经营的产品有所变化。”他如此认为。
回顾华强北的崛起史,那是一个充满金钱、欲望和竞争的时代。以2003年为例,联发科推出的首款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催生了无数品牌。国外的电子产品也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华强北,再分销至全国各地。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能满足客户对任何电子产品的需求。
林叔与其他众多年轻人一样,带着梦想来到华强北。当时做生意的必备家当非常简单:三尺柜台、一部电话和一台计算器。在电子产品集散中心的地位加持下,山寨机和水货电子产品风靡全国,成为华强北的响亮名片。
随着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加大以及消费者购买偏好的转变,华强北的造富神话确实宣告结束。以林叔所在的二手手机行业为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逐渐微薄。二手手机市场的萎缩只是华强北走下坡路的表象之一,实际上,租金下滑、空置率上升等迹象都表明华强北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在林叔看来,华强北的衰落并不完全意味着彻底失败。市场规模在扩大,参与者也在增多。虽然从零售角度看似乎有所衰退,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现象并非仅限于华强北。电商和物流的发展导致客流量下降是行业普遍现象。尽管有人流量下降的迹象,但也有地段租金上涨的现象,如化妆品市场和矿机产业的兴起。这些都是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
事实上,“铁打的华强北,流水的掘金者”。有人在这里获得巨额财富后离开,也有人继续坚持寻找希望。虽然华强北在某些人眼中已经衰落,但忽略了几个事实:如矿机、S耳机的货源都来自华强北。这里仍然是世界工厂对外的窗口。
尽管外界认为华强北失去了遍地是金钱的光环,但在从业者眼中,这里仍然是财富梦想的源泉。华强北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完善的元器件供应链。稳定后,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的人流量仍然活跃。虽然面临挑战和变化,但华强北依然是电子产业的中心地带,蕴藏着无数机会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