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的原因及今后的想法


挂科的原因及今后的想法  

我的朋友最近也经历了相似的事情,整夜难眠,脸上写满了焦虑。她的女儿今年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30分,虽然成绩不错,但选择专业时却遇到了难题。

女儿年纪尚小,对专业方向尚未有明确的目标,她们排除掉女儿最不喜欢师范专业后,主要考虑了新媒体类院校,这些专业相对容易就业且女儿也较为喜欢。和其他家长一样,他们也想冲一冲更好的学校,于是选择了两所农林类院校作为第一志愿。本以为最终会被心仪的信息类大学录取,然而昨天得知,女儿被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了。

当他们仔细了解这个专业后,发现虽然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不太适合女生,而且就业面相对较窄。虽然网上说这个专业前景不错,但具体发展路径却并不明朗。孩子虽然表示接受并愿意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但大人心里却五味杂陈,感到后悔,担心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其实,随着各省市本一批次的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学生虽然冲到了理想的学校,却没有冲到理想的专业。有的人甚至被知名大学录取后,仍想选择复读。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填报志愿时,大家都抱着“冲、稳、保、垫”的原则,希望能低分高报,冲刺一下更好的学校。如果九个平行志愿全都用来“保”,那万一没能“捡漏”怎么办呢?许多人选择了去“冲一冲”。再加上为了预防退档而选择“服从调剂”,导致被调剂到不喜欢或不适合的专业。

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虽然填报时有心理准备,但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当真正面对结果时,才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调整心态,坦然接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此时需要冷静下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要多方咨询了解,如果有可能转专业,那么首选读大学。制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入学后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转专业打好基础。如果不能转专业,也不要气馁。可以通过读研转到相关专业,或者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因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

最后如果有实力且想复读,也可以选择复读。但如果实力不够强,且复读意愿不强,那么还是继续上大学吧。毕竟实力是任性的前提!

在此提醒大家:志愿填报有风险,填报时需谨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专业和学校。选择后要有承受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和计划。挫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一次挫折就是一次经历和成长!对于如何选专业、如何填报志愿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挂科的原因及今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