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1到10数字变的小动物也太可爱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AIGC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社交媒体生态。这种技术可以生成文字、图片和视频,为自媒体博主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这本应是提升创作效率的工具,却被一些人用来制造虚假内容以积累粉丝。
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AI起号秘籍”内容,声称使用AI可以迅速积累大量粉丝并轻松变现。这些AI生成的内容多以俊男靓女、育儿百科、健康养生为主题,其中一些AI生成的人物形象逼真,甚至可以绕过平台的“AI打标”。
一旦这些账号成功起号,就会隐藏之前的引流内容,开始转为带货、卖课等商业行为。更有甚者,一些成功的账号被明码标价在账号交易网站上出售,形成了一条“起号—转型—转卖”的灰色产业链。
这些光鲜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隐患。例如,某些育儿账号宣称是外国幼儿教育专家,但实际上只是使用了AI生成的虚拟形象。这些虚拟形象虽然看似专业,但其中的观点却可能存在误导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AI生成内容,其制作过程简单到只需要几个AI工具,按照标准化流程就能快速生成跳舞等视频。虽然这些视频中的虚拟人动作略显僵硬,但形象却非常逼真。
一些从业者甚至公开课程教授如何使用AI生成内容,并承诺可以帮助学员快速起号。大多数优质自媒体账号的打造是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些起号教程是否真的能帮助人们成功建立起一个优质账号,值得怀疑。
目前,各平台已经普遍升级了AI内容识别系统,要求对AI生成作品进行显著标注。仍有一部分未主动标注的AI作品没有被系统识别出来。有从业者表示,随着各平台监测升级,“不标注等于高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AI账号在起号成功后,会隐藏之前的引流内容,改为带货账号,甚至将自身包装成“成功案例”售卖起号课程。还有一部分账号被明码标价进行售卖。实际上,在AI的加持下,起号的成本和门槛被降低,大量此类账号进入了账号交易市场。
实际上,多数社交平台明确禁止账号转卖。一些网站上的客服却表示有可供选择的AI起号账号,价格相对于其他类型账号更加便宜。对此,专家表示转让账号存在较大的风险,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法律问题。
为了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新规的将有效遏制此类乱象。专家表示,未来即便AI生成的内容做得再好,强制性的标记也会存在,难以完全以假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