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关雎》诗经原文带拼音(详细资料介绍)


丹凤千字科普:《关雎》诗经原文带拼音(详细资料介绍)  

以前我就很喜欢诗歌,特别是那些古老的诗篇,读起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最近,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了家中的那本《诗经》,忍不住翻开学习。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抄写和赏析过程中的一些收获。

《诗经》这本书,它的原名其实是《诗》。因为汉代儒家尊之为经典,汉武帝时期被正式定为五经之一,因而得名《诗经》。这是我国的首部诗歌总集,意义非凡。

说到《诗经》的形成,不得不提周王朝的采诗制度。这个制度中,天子会派遣专人去各地采集民间歌谣,同时也会收集推荐的作品。这些诗歌会被整理后呈现给天子,以便于他了解诸侯国的风土人情,以便及时调整策略。《诗经》中的诗歌就是这样被收集和整理出来的。

虽然《诗经》的作者众多,已经无法确切考证,但传闻是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这本书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这一部分主要收集了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我今天学习的《关雎》正是《风》的第一篇。

了解《诗经》的背景后,再读诗歌,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地位特殊,广为流传。尤其是其中的前四句,被引用无数次。

诗中描述的画面是:在河中的小洲上,一对雎鸠鸟相互应和地叫着,让人联想到一个贤良美好的女子,应当与君子相配。接下来又描述了参差不齐的水草难以采摘,就像那贤良美好的女子难求一样。日日夜夜追求思念她,叫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除此之外,《关雎》还有多种解读。有资料表明,在古代它曾被用作婚礼上的歌曲,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满。也有观点认为它是一首教育诗,通过爱情故事传授正确的恋爱观。更有学者将其中的爱情故事作为比喻,劝谏者重视贤能。

这一首小小的《关雎》,却承载了文化、教育和情感表达的多重功能,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每天抄书学习,都能收获新的感悟和认识。每日抄书心得。

  丹凤千字科普:《关雎》诗经原文带拼音(详细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