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啥意思?它到底源自哪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意思是与其在困境中相互扶持、苦苦挣扎(相濡以沫),不如各自在广阔的天地中忘却彼此、寻求新的发展(相忘于江湖)。
它源自《庄子·大宗师》中的典故。原文讲述的是鱼和鸟的故事:鱼在浅水中游,鸟在树间飞。鱼对鸟说:“你到水里来,我到树上来,我们在一起吧。”鸟回答说:“我实在不会游泳,你也不会爬树,我们怎么在一起呢?”鱼和鸟的故事象征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兼容。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在困顿艰难的环境中相互扶持,但长远来看,不如各自追求适合自己的道路,忘却过往的纠葛。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是对《庄子》典故的一种引申和解读,表达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时候放下过去、各自安好,可能是一种更超脱、更自在的选择。它蕴含着一种道家式的超然态度,认为强求结合不如顺应自然,各自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