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啥意思?它到底源自哪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一句富有哲理和文学色彩的话,它表达了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虽然温暖,但最终不如各自在广阔的天地中寻求自由和忘却彼此(相忘于江湖)来得洒脱和明智。

这句话源自《庄子·外篇·天运》中的典故。原文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当泉水干涸时,两条鱼被迫在陆地上一起生存,它们互相吐口水保持湿润,这就是“相濡以沫”。但庄子认为,这种相互依赖并不如两条鱼在广阔的江湖中各自自由自在,忘记彼此的存在。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艰难和不如各自追求自由和忘却彼此的洒脱。它传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即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时,有时候放下执念,各自追求自己的道路,可能会更加轻松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