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中秋节的别称叫什么来着(详细资料介绍)

大家好!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此,《故事刚刚好》栏目组提前为大家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大家中秋快乐,愿月圆人圆事事团圆,也祝愿大家的钱包滚!
说到的传统节日,真的是数不胜数。比如春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等等,另外还有清明节、端午节等以前节目中已经介绍过的节日。但在这些节日中,有一个节日的名字雅称特别多,那就是即将到来的中秋节。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月夕节、仲秋节、八月节等,其中追月节、祭月节、拜月节等名字背后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过节的小讲究。
在《知否》这部作品中,明兰和品兰在中秋之夜对着月亮拜月神,祈愿自己能够像嫦娥一样美丽,生活美满。这里的“拜月节”便源于古人中秋拜月的习俗。
拜月可不仅仅是对着月亮许个愿那么简单。中秋节期间的习俗还包括祭月、拜月、品月、唱月、踏月、玩月等。在祭月的过程中,供品中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准备四干四鲜。四干包括菱角、板栗、大枣和桂圆,这些都是古人经过精心挑选的食物,具有滋阴润燥、温脾健胃的功效,非常适合秋季进补。
提醒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备一些这样的食物作为零食,对身体大有裨益。而祭月中的“四鲜”则包括柿子、橘子、葡萄和石榴,这些都是秋季的时令水果。古人选择这些食物不仅因为它们应季,还因为它们寓意多子多福。
在准备好所有供品后,就可以开始祭月了。值得注意的是,祭月活动与其他祭祀活动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一般祭祀活动都是由男性主导,而祭月则主要由女性来操持。这一传统在明朝时期尤为显著,那时八月十五中秋这天甚至被称为“女儿节”。
祭月、拜月仪式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品月环节,也就是分食月饼。古代的月饼与我们现在的月饼有所不同。那么,古代的月饼是什么样的呢?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唱月、踏月、玩月等习俗又有哪些渊源呢?更多有趣的故事,敬请关注今晚的《故事刚刚好》栏目!
来源:《故事刚刚好》栏目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