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全诗带拼音,带你穿越千年,感受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好的,请看这首《饮酒·其五》全诗及其拼音,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 ér wú chē mǎ xuān.)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wèn jūn hé néng ěr? xīn yuǎn dì zì piān.)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ǎi jú dōng lí xià, yōu rán jiàn nán shān.)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shān qì rì xī jiā, fēi niǎo xiāng yǔ 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cǐ zhōng yǒu zhēn yì, 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

拼音解析与诗意人生感悟:

让我们一句句品味这首诗,感受陶渊明的境界: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 ér wú chē mǎ xuān.)

字面意思: 我建造房屋生活在人间(喧嚣的尘世中),却没有车马喧嚣的打扰。

深层感悟: 陶渊明选择远离尘嚣,并非遁入深山,而是在“人境”中自辟一方净土。这体现了他的高明之处——不是逃避,而是内心的选择。只要内心宁静,外界喧嚣便无法侵扰。这是一种主动的、精神上的“结庐”,是诗人对世俗名利(车马喧)的自觉远离。

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wèn jūn hé néng ěr? xīn yuǎn dì zì piān.)

字面意思: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既在尘世却无喧嚣)?是因为内心远离了(尘世的纷扰),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僻静了。

深层感悟: 这是对上一句的阐释和点睛。“心远”是核心,是诗人达到的精神境界。只要思想超脱,不被外物所累,即使身处闹市,也能感受到宁静。这揭示了内心状态决定外在感受的哲理,是陶渊明人生哲学的精髓。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ǎi jú dōng lí xià, yōu rán jiàn nán shān.)

字面意思: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在的样子,忽然间抬头看到了南山。

深层感悟: 这是全诗最著名的画面,充满了动与静、闹与静的对比。“悠然”二字传神,不是刻意寻找,而是不经意间,自然融入,物我两忘。采菊本是寻常农事,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为与自然亲近、心灵放飞的契机。南山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shān qì rì xī jiā, fēi niǎo xiāng yǔ huán.)

字面意思: 南山的景色,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非常好。飞鸟们各自结伴归巢。

深层感悟: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自然景象。清晨与傍晚的南山各有韵味,更显生机与宁静。“飞鸟相与还”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也暗合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心境。这与“无车马喧”形成对比,更突显了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安宁。

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cǐ zhōng yǒu zhēn yì, 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字面意思: 这其中蕴含着真正的意义,想要把它说清楚,却又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言辞了。

深层感悟: 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和哲思的凝结。那种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和谐与超脱,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体验,是“真意”。它超越了世俗的价值观,是一种生命本真的状态。陶渊明深知这种境界的可贵,却又觉得语言是有限的,难以完全表达。这种“忘言”之境,更显其境界之高深,也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

总结: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更是一幅他诗意人生的写照。他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的物质与喧嚣,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回归。在千年之后读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本真,实现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