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里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有哲理!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箴言,确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为我们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外部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中保持平和与坚定,提供了宝贵的指引。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一种超越性的心态,一种不以环境顺逆、个人得失作为情绪波动标准的境界。
“不以物喜”,指的是不因外界环境优越、个人成功顺遂而过分得意忘形。物质条件的改善、事业上的成就固然令人欣喜,但如果沉溺其中,以物喜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就容易在环境变化或遭遇挫折时一落千丈,迷失方向。真正的喜悦,应当是内在的、平和的,不以外界标准来衡量。
“不以己悲”,则是指不因个人境遇困顿、遭遇失败或不幸而过度消沉沮丧。生活中的不如意在所难免,疾病、贫穷、打击都可能带来痛苦。但若一味沉溺于负面情绪,被悲伤所吞噬,便会被困境困住,丧失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内心的强大,在于能够承受风雨,看到希望,不因一时的“己悲”而否定整个生命的价值。
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并非要求我们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而是倡导一种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心智模式。它鼓励我们认识到外在环境的多变性和偶然性,以及个人情绪的易感性,从而不把幸福完全寄托于外物,也不把不幸视为人生的全部。它引导我们将目光投向更长远、更根本的价值,比如道义、理想、内心的修养。通过修炼这种心态,我们可以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和谦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最终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与安宁。这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智慧,值得每个人去体会和实践。

